红军长征必看电影:《四渡赤水》—— 用兵如神,出奇制胜

责任编辑:zongxin

2025-08-09

来源:本站原创

“战士双脚走天下,四渡赤水出奇兵。乌江天险重飞渡,兵临贵阳逼昆明 。” 长征组歌里的这几句歌词,生动地描绘了四渡赤水战役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。电影《四渡赤水》就将这一堪称神来之笔的战役搬上了大银幕,让观众得以领略红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顽强斗志 。

593a36d07e28d6e3ef876259e2db4623.jpg

影片以遵义会议为背景,讲述了红军在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领导人的指挥下,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追堵截,四次渡过赤水河,最终摆脱敌人包围圈的故事 。当时,红军刚刚经历了遵义会议,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,但面临的形势依然极为严峻 。蒋介石调集了 40 万大军,妄图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 。而红军兵力仅 3 万余人,武器装备落后,且长期行军作战,疲惫不堪 。在这种敌强我弱、敌众我寡的极端不利情况下,毛泽东等领导人以卓越的军事智慧和非凡的胆略,制定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,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。

一渡赤水时,红军为了摆脱川军的围堵,向扎西地区转移 。蒋介石得知后,急忙调集重兵围堵扎西 。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敌人黔北兵力空虚,果断指挥红军二渡赤水,回师黔北,奇袭娄山关,再占遵义城,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 。蒋介石恼羞成怒,亲自飞抵重庆指挥作战,妄图将红军消灭在乌江以北地区 。毛泽东将计就计,指挥红军三渡赤水,佯装北渡长江,吸引敌人主力西调 。随后,红军又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,南渡乌江,兵临贵阳,吓得蒋介石急调滇军增援 。红军趁机直插云南,巧渡金沙江,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。

在影片中,古月饰演的毛泽东形象深入人心 。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方言,举手投足间尽显伟人风范 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时,他镇定自若,运筹帷幄,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。例如,在土城战役中,由于情报有误,红军遭遇了川军的顽强抵抗,战斗陷入僵局 。毛泽东当机立断,决定撤出战斗,西渡赤水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。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,他更是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、调虎离山等战术,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,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。苏林饰演的周恩来,儒雅亲和又不失坚毅果敢,在协调各方、执行战略决策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。刘怀正饰演的朱德总司令,质朴憨厚、沉稳大气,对战士们关怀备至,同时又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强大的军事领导力 。除了这些主要领导人,影片还刻画了众多基层红军战士的形象,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,有着不同的背景,但都怀揣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。他们在战场上相互扶持、生死与共,展现出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。

《四渡赤水》不仅是一部展现战争的影片,更是一部对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诠释 。影片通过对四渡赤水战役的详细描绘,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—— 灵活机动、出奇制胜 。在这场战役中,毛泽东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,及时调整作战计划,充分发挥红军的优势,以小博大,以弱胜强 。他巧妙地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,调动敌人,使敌人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。这种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,不仅在当时挽救了红军,也为后世的军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。同时,影片也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。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,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,听从指挥,相互配合,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 。无论是在战斗中,还是在行军途中,他们都相互扶持,生死与共,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。这种团结协作精神,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。


最新推荐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