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蛋经水洗后为什么容易变坏

责任编辑:zongxin

2024-11-20

来源:本站原创

pexels-n-voitkevich-6669203(1).jpg

我们都知道,鸡蛋的蛋壳圆滚滚的,十分漂亮,然而把鸡蛋放在放大镜下观察,就会发现鸡蛋的本来面目——蛋壳上满是小洞洞。在刚生下来的鸡蛋的表面,有一层胶状物质,能够堵住鸡蛋壳上的这些小洞洞。可是这层胶状物能够溶于水,所以当用水洗去鸡蛋上的污垢时,也一起洗掉了胶状物。这样一来,蛋壳上的洞洞就像打破了玻璃的窗子一样,细菌就会像“寒风”长驱直入,于是鸡蛋很快就坏了。

过去,养鸡的人家,常常把刚生下来的鸡蛋放在石灰水里浸泡一会,这样鸡蛋就不容易坏了。这样做有两个原因:第一,石灰水本身能杀菌;第二,鸡蛋也在不断“呼吸”,通过洞洞排出二氧化碳,这些二氧化碳一遇上石灰水,会立即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,堵住小洞洞,这样一来细菌就无法侵入蛋壳里,鸡蛋就不容易坏了。

但是也有些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,一些鸡蛋,尤其是从超市买回来的鸡蛋,外壳非常干净,一看就是清洗过的,那么这类鸡蛋是不是容易变质呢?实际上,超市里售卖的清洗过的鸡蛋是经过特殊处理的,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清水冲洗,洗净之后还有一个涂膜的步骤。这层膜的主要材料是食用油,食用油可以防止细菌进入鸡蛋。专家表示,食用油的成分大家也大可放心,它的使用是有相关国家规定的,可以保证健康安全。

所以,大家买了鸡蛋后,除非要马上食用,否则别用水清洗了。


最新推荐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