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是宫爆鸡丁还是宫保鸡丁

责任编辑:zongxin

2024-11-01

来源:本站原创

有一种菜,在各家饭店的菜谱上,写法不同,有的写为“宫保鸡丁”,有的则写成了“宫爆鸡丁”,那么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?

201803101520692304917189(1).jpg

宫爆鸡丁原来是不叫宫爆鸡丁的,应该是宫保鸡丁。现在大大小小的中餐馆中,“宫保鸡丁”这道菜可谓司空见惯。至于有些菜单上写成了“宫爆鸡丁”,是有人认为烹制方法为“爆炒”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,没有弄清楚“宫保鸡丁”的由来。

宫保鸡丁的命名属于人名加食材,这道菜的创立源自一个故事。故事的主人公是历任山东巡抚、四川总督的丁宝桢,他33岁考中进士,后任翰林院编修,是清咸丰、同治、光绪三朝的元老,由于戍边御敌有功,被朝廷封为“太子少保”,死后又被封“太子太保”,于是人们尊他为“丁宫保”。传说宫保鸡丁是丁宝桢首创,在山东时喜欢用鸡丁入菜,调任四川总督后,每遇宴客,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、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,很受客人欢迎,于是此菜就被称为了宫保鸡丁。

宫爆鸡丁的命名属于人名加技法加食材,其中的“爆”是中国烹饪的一种技法。“爆”的技法是指加热时间极短的急火快炒,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,常见的有:油爆、水爆、酱爆、葱爆、芫爆等。宫爆鸡丁原本起源于山东菜的酱爆鸡丁,后因传说酱爆鸡丁是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时家厨的拿手菜,并由他进行了改良,成了看不见酱的“酱爆鸡丁”,于是便被人称为宫爆鸡丁(以他太子少保的身份命名)。


最新推荐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