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山海战:重新分析
今天,我们且站在客观的角度,重新分析崖山海战。
首先来看看宋元双方的参战人数。前文我们提到了,宋军出动了二十万兵力,以及近一千艘战船。这些宋军,并不是朝廷直属的主力军,而是各地的勤王军。少帝退守崖山后,全国各地的宋军开始向崖山转移,建立南宋最后的防线。
元军方面,总共有两万名元军。不过,这两万名元军并不是清一色的蒙古人,而是由各民族汇聚而成的“杂牌部队”。在这两万人中,只有一千多个蒙古人,其余一万多人有汉人、金人、契丹人、西夏人。在崖山海战爆发前夕,蒙古已经征服了许多民族,所以元军中的民族成分非常复杂。
看完了参战人数,我们再来看看两军的士气对比。宋军虽然有二十万大军,但这二十万大军是由各地勤王军拼凑而成的,他们归属于各自的长官,统一性很难得到保证。当时南宋屡屡落败,从浙江一路退到广东,已经打了不少场败仗。这二十万人虽然人数庞大,但基本都是些溃败的军队拼凑起来的,毫无士气可言。
反观元军,虽然在崖山海战中仅出动了两万人,但这两万人无不是身经百战的精锐。要知道,这两万人先后参加了数次战役,从浙江至广东连连得胜,高歌猛进。所以,虽然元军没有人数优势,但他们的士气却非常高涨。
所以,在崖山海战中,宋军在这场决战中全军覆没,败给了人数只有两万的元军,看似离谱,却是很好解释的。

最新推荐
↑上拉加载更多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