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有大量黄金的海昏侯墓,最值钱的东西竟是一堆“泥土”:高分子液体
所幸,按照考古工作者约定俗成的规则,在考古的过程中若遇见无法辨认的杂物,需仔细分析其性质,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处理。当时有几名江西省的专家从未接触过汉代竹简,并未轻举妄动,而是将现场情况汇报给国家组,请国家组派出专家来现场指示考古工作。
国家组的专家抵达后,对这些“杂物”进行了初步判断,认定它们就是汉代竹简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江西考古队将散落在各处的竹简进行了清理,并将它们批量运到研究室中。2015年11月,这些竹简被转移到文物保护室内,考古人员对其展开了研究。
据悉,剥离这些竹简是一项繁重的工作,像平时翻书那样剥离只会破坏这些竹简。
当时,考古人员们准备了一些质地比较薄的竹签,在剥离的过程中不断提取这些竹简的正摄影像,随后根据图像对每一片竹简进行编号。这些编号,对于汉代竹简来说就是“身份证明”。此外,每一片剥离出来的竹简,都会被送到另一个房间,由考古人员对其进行3D扫描,提取这些竹简的三维数据,以便为将来的修复工作做出参考。
剥离工作一直持续到同年十二月,不过国家组发现这批汉代竹简腐化得厉害,大多数竹简的内部结构一塌糊涂,竹质纤维均已破裂,稍有外力干涉就会破坏竹简。为了防止这些竹简进一步断裂,国家组不得不叫停了该工作,并开始重新拟定方案。随后的近三个月时间里,国家组的专家先后测试了上百种加固剂,最终选定了一种高分子液体。
只要将竹简浸泡在这种高分子液体里,该液体即可渗入到内部结构中,并粘合纤维的断裂处。只有经过这样处理,才能在尽可能不伤害竹简的情况下,加固竹简的结构,使之变得坚固。

最新推荐
↑上拉加载更多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