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轮船在晚上航行时,宁愿“摸黑”也不开灯

责任编辑:zongxin

2024-11-26

来源:本站原创

pexels-wolfgang-weiser-467045605-20807744(1).jpg

在宁静的夜晚,当陆地上的灯光渐暗,人们享受着温暖的灯光带来的安全感时,在浩瀚的大海上,船只往往选择隐藏在黑暗中,仿佛不需要灯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。

这一奇怪的现象让许多初次接触航海的人感到困惑:为什么船只在夜间航行时宁愿“感觉黑暗”也不愿开灯呢?事实上,这背后有很多科学依据。

想象一下,当一束光照射在陆地上时,它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我们前方的轮廓,并引导我们避开障碍物。然而,在海上,同样的规则不再适用。

海浪使光线形成随意的反射,这不仅不能提供清晰的视野,而且在视觉盛宴中充当了分散注意力的元素,模糊了船员的视线。

更糟糕的是,驾驶舱内的光线可能会通过车窗反射回驾驶员的眼睛,形成强烈的光污染,干扰驾驶员的操作判断。因此,关闭不必要的灯光,减少视觉干扰,成为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措施。

在历史上,海盗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许多海域。在夜晚,当海洋被黑暗覆盖时,海盗利用这种天然的掩护来抢劫过往的船只。对于船只来说,明亮的灯光无异于在黑暗中打“牌”,暴露出自己的位置和航线。

因此,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海盗的伤害,船长们经常选择在晚上关灯,保持低调。这既是历史的教训,也是对当前安全形势的明智回应。

除了担心航行安全和海盗威胁外,关灯还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。海洋生物对光非常敏感,强光会干扰它们的自然行为模式,甚至导致它们迷失方向或受伤。

例如,海龟可能会把光误认为月光或星光,从而偏离它们原来的繁殖路线;像鲸鱼这样的哺乳动物可能会受到光污染的惊吓或干扰。因此,减少灯光的使用,既是对航行安全负责,也是对海洋生态的尊重和保护。

幸运的是,随着科技的进步,船只在夜间航行时不再需要完全依赖视觉信号。雷达、声纳、GPS等现代导航设备已成为船舶的“火眼”。

雷达可以穿透黑暗和恶劣天气,实时扫描周围环境;声纳可以探测到水下潜在的威胁;GPS可以实时提供船只的确切位置。

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存在,可以让船员在黑暗中准确掌握船舶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,从而保证航行的安全。

国际海事组织(IMO)对夜间作业的船舶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。这些规则旨在确保全球船舶夜间航行的安全。虽然船只必须打开必要的导航灯来显示其位置和航行方向,但这些灯仅限于特定的导航灯,而不是大面积的照明。

这种有限的照明安排确保了航行的安全,避免了对其他船舶和海洋生态的干扰。同时也体现了航行规则与智慧的完美结合: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,灵活应对各种情况,确保航行顺利。


最新推荐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