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雀开屏的奥妙
在动物园里,孔雀是最吸引人的动物之一。然而,当人们欣赏孔雀绚丽多彩的羽毛时,会不会问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?
其实早在19世纪,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·达尔文就对此进行了解释,这就是著名的“性选择”假说。他认为,在一夫多妻的鸟类中,每只雄鸟与越多的雌性交配。它们的后代就越多。因此,任何能让雄性与更多雌性交配的特征都有利于繁殖,雄性身上鲜艳的颜色就是这样的特征,因为雌性似乎更愿意与华丽的雄性交配。
德国动物学家Bernhard Gezmaker也认为孔雀对交配的需求。他对孔雀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,他发现,当雄孔雀靠近雌孔雀栖息的树或悬崖时,他会微微向后倾斜,然后展开他美丽的彩屏,让上面的雌孔雀可以俯瞰五颜六色的尾羽,灰褐色的雌孔雀就不漂亮了。
“性选择”假说曾经被广泛接受,被认为是解释孔雀为什么会飞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,但最近一个相反的理论——“容易被抓住”假说重新主导了人们的思维。
“容易被抓住”的假说是由英国动物学家罗宾·派克和格夫仁克提出的。通过实验,他们认为,任何善于发现敌人的鸟类,或者因为它活泼聪明,容易逃跑,都用鲜艳的颜色来显示自己的力量,因为它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警告捕捉鸟类的动物:“我们有一种技能,请不要试图捕捉我,不要浪费你的时间。”不善于发现和躲避敌人的鸟一定很善于隐藏自己,所以没有鲜艳的颜色。
他们将欧洲和北非的516种鸟类分为5个可见度等级;然后根据体型、饮食习惯和交配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级。最后,他们通过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些特征与可见度之间的关系,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:所有不活动的鸟类都倾向于深色,而几乎所有活动的鸟类都有明亮的颜色。另外,在一夫多妻的鸟类中,雌鸟有孵蛋的任务,所以不如雄鸟活泼,所以在这类鸟类中,颜色鲜艳的是雄鸟。
两位英国研究人员也用“容易捕捉”假说来解释鸟类的交配现象。活泼灵动、色彩鲜艳的雄鸟,一般在空旷地带,向雌鸟“集体求婚”,其美丽的羽毛都向捕鸟者发出撤退的信号。比如,孔雀开屏后,打开的尾羽上有许多漂亮的“眼点”,可以迷惑其他动物。那些在绿色植物中“集体求婚”的雄性鸟类往往色彩不那么鲜艳。
因此,“容易被抓住”假说,以及“性选择”假说,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孔雀会闪光。所以谁对谁错,争论还在继续,没有结论。

最新推荐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