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演陆川争议之作:《南京!南京!》
2009 年,陆川推出了备受争议的《南京!南京!》 ,影片以 1937 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,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,试图还原那段惨痛的历史。与以往同题材影片不同的是,陆川在这部电影中采用了多重视角,不仅展现了中国军民的抗争与苦难,还刻画了日本士兵的内心世界,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。
为了真实还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场景,陆川带领剧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。他们查阅了海量的历史资料,走访了众多大屠杀幸存者,还邀请了历史专家担任顾问,力求在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准确无误。在拍摄过程中,剧组更是斥巨资搭建了逼真的南京城场景,从街道、建筑到道具、服装,无一不精心还原,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战火纷飞、满目疮痍的南京城。
在演员表演方面,刘烨饰演的中国军官陆剑雄,将中国军人在面对强敌时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展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他带领士兵们慷慨赴死的场景,令人动容。高圆圆饰演的女教师姜淑云,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坚韧和善良,她为了救助难民不惜牺牲自己,高圆圆通过细腻的表演,将姜淑云内心的挣扎与坚定诠释得十分到位。而日本演员中泉英雄饰演的日本士兵角川,是影片中最具争议的角色。角川在战争中逐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和愧疚,最终选择自杀。陆川通过对角川这个角色的刻画,试图展现日本士兵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一面,这种对日军人性的刻画,引发了观众的广泛争议 。
许多观众认为,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展现日军的人性是对历史的不尊重,是在为日军的暴行洗白。他们觉得,南京大屠杀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历史,日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,这种伤痛是无法用所谓的 “人性” 来掩盖的。而陆川则表示,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美化日军,而是希望通过展现战争对人性的扭曲,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,从而珍惜和平 。
在叙事上,陆川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,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回忆,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各种事件串联起来,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。比如影片中通过女教师姜淑云的视角,展现了难民营中的生活;通过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,展现了日军内部的矛盾和挣扎。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,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。
在视听语言上,陆川运用了黑白画面和独特的音乐,营造出了压抑、沉重的氛围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的时代。比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日军行军的脚步声和号角声,以及南京城被轰炸时的爆炸声,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,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震撼力。
尽管《南京!南京!》引发了诸多争议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部电影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水准,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视角,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。

最新推荐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