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色芳华》玉露之死:命运的悲歌与女性的抗争
在《国色芳华》中,玉露之死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节,犹如一记重锤,狠狠地撞击着何惟芳的内心,也撞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。玉露,作为何惟芳的陪嫁丫鬟,自小与她一同长大,情同手足 ,是何惟芳在刘家这个冰冷牢笼中唯一的温暖慰藉。
玉露的命运,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。在洞房花烛夜,刘畅大闹新房后拂袖而去,留下何惟芳独自黯然伤神,是玉露贴心陪伴在侧,轻声宽慰,给予她温暖与力量。屋外风雨交加,两人匆忙搬运牡丹,何惟芳擦拭着那盆 “琼台玉露”,特意说明此花不能沾水。而 “琼台玉露” 恰恰是以玉露的名字命名,这一细节暗示了玉露的命运走向,她亦需远离水患,否则将遭遇不测,其原型 “绿幕隐玉” 喜干燥、忌积水的特性,更为这一暗示增添了几分宿命感。
县主来刘家小住时,刘父为了装点庭院,私自将何惟芳的名贵花种搬到院子里,结果弄坏了根茎,导致花儿们奄奄一息。牡丹日夜操劳抢救这些花时,有个镜头是叶子上的雨露滴落,而第二天院子里的牡丹花竟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,这也隐喻了 “玉露落,牡丹生”。
回想起当初牡丹嫁入刘家时,迎亲队伍从后门进入,刘家对新妇不管不顾,一心只想着清点嫁妆。玉露为小姐打抱不平,仗义执言,却遭到刘夫人以母病为由搪塞,账房那句 “丫鬟一个”,更是将玉露等同于嫁妆的事实点明。刘府贪图何家财物,何惟芳日后和离都难以带走嫁妆,玉露自然也难以逃离这牢笼般的刘家,这也暗示了她最终命丧刘家的悲惨结局。
最终,为了保护牡丹,玉露在与恶势力的冲突中,不幸落水。冰冷的河水迅速将她淹没,她在水中拼命挣扎,却无人施以援手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一点点消逝。她的死亡,是命运的悲歌,是对刘家冷酷无情的强烈控诉,更是对封建制度下女性悲惨命运的深刻揭示。
玉露的死,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消逝,更是一种象征。它象征着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,女性的生命如蝼蚁般脆弱,她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,随时可能被黑暗的势力吞噬。刘家对玉露的态度,从一开始的轻视,到后来的漠视,再到最后对她的死亡无动于衷,深刻地体现了封建家庭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。在他们眼中,女性只是附属品,是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品,毫无尊严和价值可言。
但玉露的死,并非毫无意义。她的死,唤醒了何惟芳内心深处的反抗意识,成为了何惟芳反抗封建命运的导火索。在此之前,何惟芳虽对刘家的种种行为感到不满,但还心存一丝幻想,希望能够通过隐忍来维持表面的平静。然而,玉露的死让她彻底明白,在这个吃人的封建世界里,一味的隐忍只会换来更多的压迫和伤害,唯有奋起反抗,才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尊严和权利。
玉露之死,是《国色芳华》中一个极具震撼力的情节,它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无奈与悲哀,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那个时代女性的苦难与挣扎,也映照出人性的丑恶与美好 。

最新推荐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