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欲则刚是谁说的

责任编辑:嘟嘟

2023-09-03

来源:本站原创

无欲则刚(wú yù zé gāng)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先秦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《论语·公冶长》一节。

无欲则刚指的是没有世俗的欲望,能够做到心无私欲,保持刚直坚定的品质。在句子中一般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。

老子曾说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”这句话意味着人生最大的灾祸就是贪婪和不知足。智者们深谙这个道理,当面临种种引诱的诱惑时,他们能够守住内心,控制欲望,达到“无欲则刚”的境界。

8.png

而“无欲”是达到“刚”的前提,而“刚”则是结果。只要摒弃私欲,就能无所畏惧;无所畏惧,就能保持刚正不阿的品质。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各种诱惑,守正而行,展现出坦荡的胸怀和超脱的自在,这便是“无欲则刚”的真谛。正如古人所说,“无欲自然心似水”,“无求胜于三公上”。

在生活中,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和各种引诱,无欲则刚成为人们行事立身的基本原则。


最新推荐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Copyright◎2018-2023快百科(kuaibaike.com)版权所有

京ICP备2021010267号-2

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